工商時報 09/保險市場 《金融論衡》建立成本管控 企業獲利加分 【毅業集團台灣區負責人口述,記者林上祚紀錄整理】 毅業集團(Expense Reduction Analysts Group)日前發表企業健診報告,對全球逾四萬個客戶,進行企業生產成本以外的非核心費用部分,進行健診後發現,有二○%的費用,是可以在成本控制下予以節省,若以一六%左右的非核心成本來看,成本的有效控制,可以讓企業的股權報酬率增加三.二%。 國內企業主都以為,華人企業是最懂得成本控制的企業,不過根據過去毅業集團進行企業健診的結果發現,台灣企業在包括廣告行銷、郵件、印刷、文具、差旅費、主管汽車購置與租賃等非核心的費用上,浪費的程度,並不亞於國際上的競爭者。雖然台灣企業對電腦設備及耗材上,三○%的浪費程度,低於國際平均的四五%,但在辦公室設備,通訊用品與清潔維護與服務契約的浪費程度,都較國際同業為高。 企業與其在財務吃緊時,才想到要開源節流,還不如及早建立起成本管控的機制,透過外部的成本控管的分析師的評估,進行行政成本的縮減。國際上的顧問公司,都是以公司核心事業的衍生成本,與產品定價策略,給予企業診斷建議,像毅業、PRG等企管顧問公司,則是著重在人事、購料以外的非核心費用,提供成本控制建議。 我強調,如果一家企業獲利率四%,它的營運成本與非核心成本,分別占淨收入的八○%與一六%,從過去非核心成本,可進一步縮減二成的經驗來估算,該企業如果實施非核心費用的成本控制,可以提高獲利率三.二個百分點,獲利的提高,也會反映在公司的股價上。 企業疏於非核心費用的成本控管,有三成九是因缺乏採購主管或是過度專注於核心業務,二四%企業是因員工本身對成本控制缺乏自發性配合,這種情形在白領階級愈集中、組織愈龐大,層級愈多的產業如金融業與服務業,浪費程度愈明顯。總之,我強調的觀念是:縮減成本的第一步,就是要「相信企業有成本控制的空間」。
PDF檔案下載
|